• 温医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科研杂谈”第十四期|刘强博士做专题分享
  • 作者:  编辑:王思瑶  来源:   浏览:; 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4:57
  • 2025年8月26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老年研究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博士后刘强做客第十四期“科研杂谈”系列讲座,并做题为“成体海马神经发生昼夜节律的环路调控机制”的主旨报告。我院师生到场参加。

    刘强博士于2020年至2024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专注于成体海马神经发生的环路机制研究。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包括“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已发表于PNAS(2024)和Neuroscience Letters(2020)等国际学术期刊。刘强博士还曾荣获博士国家奖学金及“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等荣誉。

    在报告中,刘强博士系统介绍了其近期发表于PNA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综合运用组织化学、光纤记录、化学遗传学及神经环路示踪等多种技术手段,揭示了小鼠成体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协调昼夜节律神经环路及细胞内部时钟分子使得其增殖呈现昼夜节律现象的调控机制。

    刘博士介绍,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区域的神经发生过程具有显著昼夜节律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了觉醒环路中的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C)—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能神经元可直接投射至海马DG区,以昼夜节律活动模式调控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通过体内与体外实验结果阐明其分子机制在于NE通过作用于干细胞表面的ADRB3受体,抑制时钟基因BMAL1的转录,进而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

    在讨论环节,刘强博士与到场师生就神经干细胞、昼夜节律神经环路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本次学术讲座旨在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期望借助这一系列专题讲座,助力师生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创新思维,促进学术反思与碰撞,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杰出学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供稿:王思瑶

    审核:谭涛 赵东栋

Copyright ©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邮编:325035
浙ICP备12004924号 访问量统计:0021230202